![]() |
|
||||||||||
|
|
絳州鼓樂——走出國門的民間藝術 | ||
|
||
聯(lián)合水務自2014年牽手新絳以來,以先進的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贏得了當地政府的認可和信任。6年來聯(lián)合水務扎根新絳,服務于當地,已在當地烙下深深的印記。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新絳、了解新絳當地的風土人情。 號稱"晉國三城"的古絳州(現山西新絳),不僅物華天寶,而且人杰地靈。自春秋以來,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歷代帝王將帥在這里活動頻繁,文人墨客多有賦詩歌詠。"趙氏孤兒"忠心保國的故事發(fā)生在這里;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寓居絳州"龍興寺";這里是唐代名將張士貴掛帥,薛仁貴投軍之地;唐宋兩代王勃、岑參、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等文人學士都曾駐足絳州,留下不少詩詞文賦?谷諔(zhàn)爭時期,著名國際共產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轉赴延安時也曾途經新絳縣寓居天主教堂;賀龍元帥曾率120師路過新絳,親筆題詞為房東留下賀婚對聯(lián);……除這些人文景觀之外,遺留在民間的各類民間工藝品更是繁華似錦,五彩紛呈。刺繡、剪紙、皮影、木雕、石雕、云雕、漆器、木版年畫應有盡有。其中絳州鼓樂登上中南海懷仁堂舞臺、獲得了全國"金獎"、走出國門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登上亞洲文化推展聯(lián)盟(FACP)的馬來西亞檳城舞臺等等。今天就帶領大家走進這個走出國門的民間藝術——“絳州鼓樂”。 絳州鼓樂的發(fā)展史 絳州鼓樂,鼎立于先秦,鼎新于唐宋,鼎盛于明清,鼎革于當今。由先秦“丁陶文化”逐漸繁衍而來的晉國鼓樂在絳州土地上世代相傳,造就了鼓樂藝術——絳州鼓樂。春秋時期,晉國樂師師曠極力主張“聞鼓聲者而悅之”,得到君主的賞識和認可,因此晉國鼓樂在名聞天下,遠播四方,有“秦箏晉鼓”的說法。受漢代鼓吹樂的影響,加上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樂器的不斷傳入,唐時的絳州鼓樂不管在樂器種類上還是在演出形式上都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破陣樂》對絳州鼓樂產生了巨大影響。宋代,百戲、社火在晉南一帶的盛行,也給絳州鼓樂注入了新的活力。明清時期絳州鼓樂不斷走向鼎盛。絳州鼓樂初為當地祭祀、慶典、婚嫁和廟會及各種民間社火的民俗活動。清朝《直隸絳州志》曰:“歲時社祭、夏冬兩季,又鄉(xiāng)鎮(zhèn)多香火,扮社鼓演劇,招集販粥人甚便之!泵駠鴷r出版的《新絳縣志》也曾說:“每逢賽社之期,必演劇數日,扮演各種故事,如鑼鼓等等……令觀者有應接不暇之勢。”新中國成立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絳州鼓樂一直是當地民間社火中的主要項目,也是祭祀、慶典、婚嫁和廟會活動中的主角。它還積累了《小秦王亂點兵》、《嘰呱啦》、《廈坡滾核桃》、《老虎磕牙》、《牛斗虎》等300余首曲牌。新絳民間一直流傳著“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兒鐃得歡,八莊的鑼鼓震破天”、“北行莊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莊的鼓兒敲得好”等俗語。 2012年絳州鼓樂作為央視龍年春晚的開場節(jié)目,憑借著一曲大氣磅礴、氣勢震天的《鼓韻龍騰》使全國觀眾對這一民間藝術有了全新的認識。 圖:氣勢恢宏的絳州鼓樂演出 2015年10月25日,日本東京淺草公會堂,絳州鼓樂與日本“鬼太鼓”間的“擂臺賽”正在進行。當《秦王點兵》的振撼鼓聲響起,1200人的劇場,瞬間鴉雀無聲。絳州鼓樂振動山河的氣勢、刻畫生活的生動,鼓樂小品的詼諧都給當地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地華人華僑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就是我們中華的聲音!边@是絳州鼓樂團的首次國外演出,取得圓滿成功。 2016年2月,絳州鼓樂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參加第34屆亞洲文化推展聯(lián)盟(FACP)檳城會議,向各國主要文化機構代表做中國傳統(tǒng)藝術瑰寶的展示演出,將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與國際交流和分享。 一方水土演繹一方風情。在新絳,經過千百年來的傳承與積淀,不論是逢年過節(jié),或是婚喪嫁娶,還是承運祈福,都會有民間鑼鼓的身影。也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中形成、發(fā)展了頗具民俗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民間藝術。它們生之民間、興之民間,世世代代,經久不衰;村村落落,遍及城鄉(xiāng),成為居民必不可少的精神伴侶,且一直流傳至今,在中國乃至國際舞臺廣為流傳......
走進聯(lián)合水務的絳州鼓樂 2015年,聯(lián)合水務山西區(qū)域新絳項目公司參加聯(lián)合水務第十一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會時首次將絳州鼓樂帶到聯(lián)合水務的舞臺。為籌備此次晚會的作品,特邀請絳州鼓樂團的老師來廠進行專門指導、培訓。歷經寒冬臘月的艱苦訓練,將土生土氣的民間鑼鼓改編成舞臺表演形式,在聯(lián)合水務春晚舞臺首次登臺,一炮打響,連連稱贊,個個贊不絕口! 圖:聯(lián)合水務集團新絳公司春晚演出劇照 作為土生土長的絳州人,為絳州鼓樂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希望它繼續(xù)發(fā)揚廣大,讓非遺精神代代傳承,成為絳州古城一道靚麗的代表。 |
相關新聞 |
·年味的變遷與傳承 ·餃子飄香,喜迎冬至 ·流水迢迢湖水情 ·以知識為帆,行拼搏之舟 ·生命影響生命 |
收藏本頁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
|